文章详情
作者:怕炸机,找帆陌
发布:2025-03-21 17:02:00
阅读:8
本期看点:
2024年,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落地,中国低空经济告别“黑飞时代”——根据民航局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1月底,国内注册无人机215.8万架;商业飞行合规率也有所跃升。《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报告》提出,2025年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。
而在这组数据背后,帆陌科技以百亿元风险保障、极速理赔服务,成为低空产业的“安全密码”。
01、聚焦效率升级:产品优化与险种延伸
1)产品优化:降低投保门槛
为精准匹配低空经济领域多元化需求,帆陌飞保通过降低三者险投保准入门槛,并配套设计"保额梯度可选"弹性投保模式,形成覆盖消费级到工业级无人机的分层保障体系。
这一调整使巡检、测绘、警务安防等长尾用户参保率也有所增长,推动低空保险普惠化。
2)险种延伸:推出"飞手责任险"
针对大中小型无人机飞手权益保障,同时响应《条例》对商业飞行强制保险要求。帆陌飞保推出飞手责任险,进一步转移了飞手的安全风险,投保需求全覆盖,实现责任险与机身险的系统性衔接。
02、近10年业务增长: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
03、政策合规警示:“黑飞乱象”到“有序腾飞”
无人机“黑飞”现象屡禁不止,一度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和航空秩序的顽疾。从去年9月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航班遭无人机干扰被迫返航,到多地频发的“黑飞”扰航事件,无序飞行暴露了监管真空与技术短板。
随着《条例》施行,政府通过法治化手段构建起“分类管理-技术监管-风险兜底”三位一体治理体系。
重量分级、适航场景匹配等分类标准让监管更精准;空域数据共享平台与军地协同机制破解了“发现难、管不住”痛点;强制责任险制度则以帆陌飞保等产品筑牢低空安全风险防线。
从降低投保门槛到动态风险定价,帆陌科技正以数据驱动重构低空保险价值链。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正从初期的‘野蛮生长’转向‘规范发展’,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创新动能。
*数据来源:
①中国民用航空局
②赛迪研究院
推荐阅读